Search here...
TOP
桃園/新竹/苗栗

【遊記】新竹 | 北埔老街-環島也不忘來喝擂茶

至從上一次去了北埔喝過擂茶後一直念念不忘,
這次環島走台3剛好會經過北埔老街,
就把這而再一次訂為停留點,
平日的老街好冷清,遊客很少~不過還是有不少店家營業,
但是我找不到我上次喝的那家擂茶~
隨意挑一家買,比較沒這麼好喝!!!


人潮與假日差好多阿!!


假日店家還會到街上宣傳自家產品,今天顯得格外冷清!!


老街一定要有的老房子,我挺喜歡老房子…喜歡攝影老房子~但想住大房子(笑)


北埔老街裡的3級古蹟


三級古蹟 慈天宮

慈天宮,創建於清道光26年〈西元1846年〉,而開墾之初,慈天宮廟址雖已堪定,
但因物資短缺,故暫以簡陋的小木厝奉祀,姜秀鑾家族自惠州迎請而來的觀音神像,
其後隨著墾業漸進,在清咸豐3年〈西元1853年〉,遷建於現址。清同治十年〈西元1871年〉
當時的墾首姜榮華〈姜秀鑾長孫〉倡議擴建慈天宮,並募集大隘各庄民的捐銀,
於清同治13年〈西元1874年〉竣工,即成今日主要規模。

慈天宮主神為觀音菩薩,配神為天上聖母、五穀神農、文昌帝君、三山國王、三官大帝、
註生娘娘以及福德正神,諸神合祀。另外,其旁從祀淡水同知李嗣鄴、墾首姜秀鑾、姜榮華三人,
以追祀三人開墾大隘之功績。佛道共和現象在臺灣廟宇雖是常見,但對慈天宮而言,卻因眾神合祀,
淡化了閩粵墾民祖籍界限。

慈天宮平面格局,近似廣東客家地區典型的「雙堂二橫」型式建築,
亦可見閩粵籍墾戶對原鄉的追溯與依賴 。日本據臺後,慈天宮部份曾做為,
新竹國語傳習所北埔分校場使用,明治31年又改為北埔公學校教室用,
直到數年後,姜義豐捐贈校地才遷校,才恢復廟宇原貌。

慈天宮基地西北方為邱家祖厝所在,慈天宮擴建時右橫屋護龍部份只能建一半,
而成不完全對稱的型態。其內有六支石雕龍柱及四支雕刻有民間故事的生動石柱,
廂廊部分為成排方形的隔間。此外,據說慈天宮建成至今之所以甚少舉行建醮慶典,
係因根據堪與明師說其為〈睡虎形〉的風水格局,故宜少驚動打擾為宜,也因此得以保存較多的原貌。


這家擂茶沒有很好喝,就不多介紹了!!
不過是吃了柿餅都不錯,感覺好新鮮,要不是在環島我應該就買回家了!!
台北好像只有迪化街那邊可以買,但卻又會擔心是大陸的,這兒的是產地直送吧!!

北埔老街:
早期市街發展以慈天宮為發展中心,廟前方北埔街即為「北埔老街」。
清朝時稱為「上街」與「下街」,是當時最熱鬧的商業中心;
兩旁街屋為”大正式”牌樓建築,拱形紅磚的立面,溫潤色澤,頗為典雅。

交通資訊:
開車:由竹東或峨眉沿3號省道進入北埔,至北埔車站轉向秀巒山下的中正路直行即達。
搭車: 自竹東搭新竹客運往北埔或珊珠湖,於北埔站下車。

延伸閱讀:
 新竹 | 北埔老街-擂茶好好喝
 北埔老街 | 老街板條-客家小炒、粄條

Facebook Comments

歷史上的今天:

♥ 〃童話故事◈

«

»

Leave a Comment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